商业银行“金融脱媒”背景下发展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脱媒”现象正逐渐显现。而导致“金融脱媒”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在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居民倾向于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为多样化的资产形式,而且利率的管制更加剧了这一动机。第二,企业为了寻求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廉的融资成本,通过债券、股票、融资票据等直接筹措资金。第三,各类理财机构如基金公司等,在传统的融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方式以赚取收益。2006年以来,居民存款增长率和绝对额都随着资本市场的复苏呈下降趋势。除此以外,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依赖自有资金的比重在上升,而依赖银行和信贷的比重在下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传统的储蓄和贷款两大业务同时面临着萎缩。银行的资金来源日趋紧张,流动性风险也在加大。“金融脱媒”将从两个方面削弱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日益活跃的直接融资将分流银行的存款,迫使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使得银行在存款总量减少的同时增大成本支出;不仅如此,直接融资还将快速分流银行的贷款客户,迫使银行降低贷款利息,使得银行在贷款总量减少的同时,利息收入总量和利息收入水平都会下降。对此,笔者认为“金融脱媒”现象对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既存在制约性,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商业银行业应当制定系统的金融体系现代化方案,这一方案能够更加重视中间业务、零售银行业务、混业经营、金融创新等发展策略,更加强调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在“金融脱媒”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我国金融业继续对外开放的同时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有利的发展空间。
文章转载: http://www.ovki.cn/plus/list.php?tid=16
文章转载: http://www.ovki.cn/plus/list.php?ti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