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变化
安心的变化温志明 2008年秋,我在303省道加油站北边的责任田里为家里收玉米、刨花生,正干得起劲,来了几个妇女问我安心的地在哪里。我说:“哪个安心?”“张安心嘛,你们队里不就一个叫安心的吗?”我说:“啊,他呀,他的地还在前面。”“你们是来给他帮忙的?”我好奇地问道。“我们是来给他打工的。你给我们开工钱,我们也为你干活。”我笑着说:“我可用不起你们,我这点地收的花生还不够付你们工钱。”“你们干一天活,安心为你们每人付多少工钱?”我又接着问了一句。那位爱说话的妇女说道:“那要看干活时间的长短,或地亩的多少,我们每人每天最少60元,一般都在80元”。那几个妇女走后,我在想,改革开放这些年农村的变化太大了,就连安心这样的人也当起老板,顾起民工了。这是当年的那个他吗?安心,姓张,是襄城区隆中居委会三组村民。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刘家营村还是比较穷的村庄,人均毛粮每年360斤,除去糠壳,人均每天7两粮食已是上天恩赐了。安心家则是我们刘家营最穷家之一。大雪纷飞,冰冷刺骨的冬天,与安心同龄的孩子早已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而安心却穿着单衣敞胸露怀,打着赤脚,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跑着,脸冻得通红通红,但紧跟在挨家挨户给村民拜年的小孩后面。那时,民风淳朴,挨家挨户拜年已成习惯,大人跑大人的,小孩跑小孩的,不管到哪一家,他至少会将包谷泡、花生、水果拿出来招待小朋友,遇到热情而又富裕的家庭还能吃上一顿。他家住在刘家营东南最边上,住的是牛抵架房子,也就是三根檩子上面绑牢,下面分三点固定,撒上草开上门便成了房子。没有墙,四面透风,后来他的父亲将山上一座坟上的砖挖了,围在草房的四周挡风。晚上六点多钟,西装革履的张安心背着老板包来到地里,验收后,正将一沓子钱交给打工的领队的。我说:“安心,你这可以呀,当老板了。”他说:“还不是现在党的政策好,允许请工。”“那你在干什么呢”我追着问。“不瞒你温老师说,这几年我逮蜈蚣发了财,旁人一晚上逮几十条,我就可以逮几百条,一元钱一条,我一晚上就是几百元。我请人帮我刨花生,四人的工钱,我一晚上就挣回来了,既帮了我,也帮了她们,咋不好呢?现在,我有了钱,在路边上盖了房子,买了手扶拖拉机,忙时种地,闲时跟人建筑,说去说来,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要不,没有我安心的今天”。是呀,安心说出了我们农民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