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他这一生已经画了近700张木版画,其中有近200幅作品反映的是汉江两岸的风景;他说,他从小喝着汉江的水长大,骨子里流淌着对汉江的温润感情;他说,他最近一直很忙,因为要为新的木版画创作收集素材。
他叫严永渊,是市展览馆的退休职工。已经78岁的他仍然积极创作,用木版画记录着汉江两岸悄然发生的变化。
12月1日一大早,严永渊老人就带着自己的画作来到小北门寻找灵感。一幅木版画徐徐展开,画中的小北门堤岸江石林立,岸边劳作的人们正将货物运送到等待的木船上;而远处,薄薄的晨雾弥漫在江中,帆船的桅杆若隐若现。这是严永渊在1963年创作的画作《襄河晨渡》。而在另一幅创作于1980年的作品《瑞雪》中,古城墙和夫人城是银装素裹,城墙边的帆船安静地停靠在岸边,江对岸的沙滩已经延伸至江中,而飞架汉江两岸的汉江铁路大桥,气势磅礴……
“大桥建好后,汉江两岸的变化就更快了。而城市的发展,在很多木版画作品中也都有反映。”严永渊最得意的画作《十里长堤好风光》描绘了万山到小北门段的旖旎风光。在画中,悠闲的老农正在江边放牛,江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帆船和竹排,江边的老龙堤蜿蜒至远方,而檀溪一带则是良田万顷。前不久,严永渊老人故地重游,站在万山上却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老龙堤了,因为蜿蜒之处全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他不得已爬上附近未竣工的高楼才看到完整的堤岸。“现在的汉江两岸可比以前干净多了,风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滨江大道、明珠广场、江边的高楼……”说起这些,严永渊老人滔滔不绝。
襄樊的变化在严永渊的木版画中也一一得到了体现。1986年,严永渊创作了《汉江行》,用满载新汽车的轮渡表现襄樊盛极一时的水运风景。而1994年创作的《走向辉煌》,则用红色基调反映了襄城、樊城日新月异的变化。画面中,昭明台、米公祠和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一起印证了辉煌的过去和崭新的面貌。1999年的《汉江新港》,则展现了余家湖港口煤炭运输的繁忙景象。严永渊老人介绍说,前不久他去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工地采风,等崔家营工程完工后,他将崔家营大坝也一起绘入版画中,画面一定会更壮观。
“汉江是条了不起的江。从小在江边长大,我对它充满了感情。”严永渊老人说,故乡的一切对他来说,永远都是既亲切又新鲜。所以他愿意以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之心,满怀激情地用木版画艺术展现汉江风情和襄樊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