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襄江水
汉语,汉字,汉王,汉朝,汉赋,汉剧,汉中,汉族…..构织成浩浩荡荡的汉文化。人类活动,有着逐水草而居的习惯,汉文化的形成,与汉水有着怎样的渊源?
论述华夏文明,黄河当仁不让,长江后起之秀,夹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汉水,总被人们遗忘。惟有滔滔汉水,越秦岭,出荆山,跨平原,经长江,归大海,由远古奔腾而来,沿时间长河飘然而去。
被誉为国学大师的章太炎先生认为,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夏水得名。据《周礼》和《国语》记载,古之夏水即今之汉水。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民族史》里进一步指出,夏为禹有天下之号,夏水亦即汉水下游。可见,先秦时代的中国人自称夏或华夏,汉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地理位置上看,汉水有着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区位优势,国际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经指出:“汉水上游是古代盛地,因为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从这里有道路通往渭河流域、北面的关中地区和西南面的四川地区。因此,在中国的整个历史上,汉水流域是长江流域和上述几个地区之间的著名通道。”
站在文学的星空俯瞰汉水,汉水真可谓灿烂夺目。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屡见汉水身影,以至于有了“汉水是中国文学的滥觞地”之公论。及至唐宋,耸起文学殿堂里的两座高峰,高峰上有葱笼茂盛的汉水之林,或山水形胜,或商旅繁华,或抒情追忆,或人文掌故,或人情风俗,林林总总,不离汉水。汉水明珠,当非汉水女神莫属。郑交甫万山遇神女的汉水传说始见于《列仙传》,开启了中国江河女神的先河,悠悠然已近三千年。
楚国800年的根基,始于汉水的荆山,数千人的小小部落“荜路蓝褛,以启山林”,得荆山之精华,吸汉水之灵性,创造出灿烂的荆楚文化,继而问鼎中原,成为唯一能够与秦文化抗争的南方文化代表。荆楚文化,孕于汉水。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群雄并起,几度逐鹿,三国鼎立。80年的短暂历史,却是精彩纷呈,文化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细细翻检三国文化,汉水有着浓墨重彩的华章,比如文人士大夫形成的荆州学派,比如建安七子创作《汉水女神赋》,比如《隆中对》与水淹七军。
说到文化,离不了民俗。至今荆山地区仍然流传着巫风浓郁的《端公舞》和《巫音》,延续着“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的千年余音。现代的拨河游戏出自牵钩之戏,而牵钩之戏诞生于汉水。形成于汉水之滨襄阳的襄阳腔,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理当记上重重一笔。产生于襄阳的西曲,流传到陕西后变成土腔小调,重返襄阳后演变成楚调,吸取其它剧种的长处融为己用,形成襄阳腔,即西皮。襄阳腔流到武汉糅合二黄成汉剧,汉剧进京糅合徽戏而成国粹京剧。综观整个发展链条,汉水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皮黄腔至今还是京剧和诸多剧种的主要唱腔,足见襄阳腔生命力的顽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襄阳腔已经失落,说不清其源流、曲目、唱腔、艺人、乐器、舞美。1990年版《襄樊文化艺术志》和1994年版《襄樊市志》,没有给予襄阳腔一言半语的介绍,襄阳腔在本土竟然漫患不清到了无痕迹的地步。反观汉水,究竟有多少文化趋于沉默?
近些年来,汉水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被考察,被研究。去年便有王雄先生的《汉水文化探源—一位河流守望者的文学手记》上市,有幸得到签名本。作者对中华民族文化渊源进行深入探讨后,在书中强调了一个语惊四座的观点:“汉水文化是汉文化的发展源头,而汉文化则是中国当代文学及一切文化发展的本源和母体”,“尽管作为河流文化的汉水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同属一类,但从时间上具有的一个相对明确的下限来看,汉水文化却明显地早于后者”。“人类有可能诞生于亚洲,长江流域、汉水流域可能就是人类的诞生地,人类文明可能发端于汉水流域。”
关注汉水,因拾穗者而起。知道拾穗者的时候,他们刚刚拉开汉水研究的序幕,从2005年国庆踏访汉水源头至今,三年多的时间,无数个节假日献给了我们身旁的母亲河,从汉水源头到入江口,从蜀河的社火到汉川善书,有关汉水的历史与当下,被纳入记录研究的对象。这是民间组织的力量。襄樊文化界,也有专家学者潜心钻研。然而,置于汉水流域的大背景下,拥有厚重的汉水文化底蕴的襄樊,明显落后于沿线城市,这是不争的事实。汉水文化研究,任重而道远,对于襄樊,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
1、《影响中国的文化大河-汉水》,刘克勤主讲。2、《汉水文化探源-一位河流守望者的文学手记》,王雄著。3、《襄阳腔与京剧“乱弹”》,李俊勇撰文。(《今日湖北》2007年第1期,P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