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评
《诗经》《楚辞》类的古风盛于春秋战国,汉行赋而唐有诗,宋词元曲以后,明词清诗势渐阳萎,新中国以来西方的散文诗传入,遂成诗歌的主体模式。大抵每个时代都有自已的诗歌体式,而诗歌的内容亦在随时代不断变化,风格亦各有变,春秋战国的古风尚浪漫情怀,汉斌艳乍虚浮而唐诗飘逸神奇,宋词元曲表情细腻又风格多变,明诗清诗意境空阔而语蕴郁愤。之于诗歌的体式内容风格随时而变,固不易定律,亦人共识了。曹雪芹说:“做诗要善翻古意,步人后尘终无意趣。”龚自珍说:“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材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黄遵宪尚新体诗,而毛泽东填辞内容从来不见复古。诗林大家的诗辞与时俱进,新鲜有趣,风格独帜,大光辞林,是可以流传久远的了,与苏东坡李清照辞同寿千秋。今人填辞作诗,固宜新体散文诗无可疑虑,即作古体诗辞,也易旧瓶装新酒,更新升级思想内容道德情操,以适应今之商品社会。布衣子建的《生查子》虽为仿宋辞婉约派的意象佳作,然终因仿古痕迹明显,内容情操落入古人窠中而遭人冷落,作者苦心孤诣的象牙之作也算是白费了,岂不悲哀。喜欢填辞作诗者宜鉴之,戒之,切之,切之。 后面评者摘录网友竞石生对此诗的具体评价,以弥评点不到之处:这个辞的大意是秋天树叶发黄凋零,从窗子那看到冷月,月冷的似有了碧色,箫声来了,如是萧条之音传达的是一种绵绵之恨,可是没有知音能了解。作诗吧,作不下去,因为想到了来年的让人不快乐的事。秋雨后的池塘显的冷清,池塘里空倒映了梧桐树影,但只有我来看。此《生查子》压《佩文诗韵》第二十三“梗”字韵,上下片首句平起,全辞甚合律。婉约辞,仿宋体,意像之作,主题落在“此恨无人省”的“恨”字上。因恨生愁,全辞突出一个愁的心绪,愁之意绪突出在意象组合物落叶,冷月,萧箫,秋雨,梧桐等上面。读此辞像跟着作者走在毛毛秋雨里,像面对阴郁的少女,像看黑白电视连续片,像跌入冷人骨髓的冰窑,可见辞很有艺术感染力,作者构辞功力不浅。 【原文】 《生查子》 文 /布衣子建 花开叶落黄, 碧月临窗冷。 谁处弄箫歌, 此恨无人省。 寻香摘句时, 却忆来年景。 秋雨满池塘, 空有梧桐影。[转贴于红袖添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