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5岁老人,17年来在自己家的房屋外墙上砌了4块小黑板,自费坚持为村民编办黑板报。大政方针、重要新闻、本村事务、天气预报……小小的黑板报囊括了村民关心的重要信息。老人的默默奉献赢来村民的交口称赞,黑板报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它给村子带来的变化渐渐凸现出来:村民们越来越重知识、重教育,这里走出去的中专生、大学生在周围几个村子中是最多的;一些村民因为知识的获取和智力的投资逐步走出了愚昧和贫穷。 张大爹的黑板报每天必看
老人正在抄写“重要新闻”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有不少贫困村,石林镇密枝村委会是其中之一,而深藏在山丘腹地的爱买龙村民小组似乎更穷――交通太闭塞,盘根错节、崎岖不平的乡村土路在红土地上不断延伸,最终在漫天尘土中逼近一个满眼土坯房屋,路面泥泞的贫瘠村落。 这是一个撒尼族、汉族杂居的拥有600多人口的村子,村里人没有一个人不认识75岁老人张亦飞。他们告诉你:"办黑板报的张大爹对吧?那边!" 张亦飞家的红砖房算得上是村里不错的楼房之一,他在一层开了一个小卖部,店门外的墙壁上有4块小小的黑板。靠左侧一块约5平方米的黑板报格外显眼,一篇《建设新农村,卫生要先行》的短文让不少村民驻足。这篇批评部分村民乱丢垃圾、不讲卫生的报道让他们很感慨:"村子是大家的,是该注意一下卫生了!" 另一侧墙壁上还有一块约3平方米左右的贴报栏,贴着两张报纸;另有一块约1.5平方米,黄色的小方格子里清楚写着日历和当天的天气情况;第4块黑板报也有1.5平方米,上面写着"一句话新闻":今年的烤烟要交烟叶税,税率20%,报道说,税收不会影响农民收入。 "我们每天都要来瞧瞧,看看黑板报上有哪些新内容;特别是每天的天气预报必看。这两天下雨,正好种庄稼。"一个村民说。 小小的4块黑板报无疑是爱买龙村村民关注的焦点,老人的行楷板书遒劲有力,这是在穷乡僻壤中少见的漂亮书法。村民介绍,这些黑板报不仅涉及世界新闻、国家大事,还兼顾了本村的经济发展、农业科技、村务动态,甚至还有小笑话和生活常识。 村民们对于黑板报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仿佛4个陪伴多年的老朋友。识字的村民来张大爹店里买点小东小西、生活用品都不忘站到门口读读报,顺便和老人聊几句;不识字的村民也会主动向他请教,黑板报上写了什么?最近有什么好政策?…… 自费通讯员 75岁的张亦飞已经坚持办报17年。
把值得一读的报纸贴到报栏上 张大爹身材削瘦、微驮着背,满脸谦和慈祥的笑容。仅有小学文化的他早年通过勤奋自学,在石林几个村子里当了18年多的乡村教师,文革末期到昆明某机械厂当了工人,在厂里做了多年的宣传工作,1989年,他退休回到贫穷的爱买龙。"我们这里太穷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文化素质低是导致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心里着急啊。为了发动村民改变落后的生活状况,就想用黑板报传播知识,让村民们慢慢转变观念。"张大爹回到村里,最初在自家老房子墙上办黑板报――老屋换了两次,黑板报也拆了两回。后来盖了新房,就在新房墙壁上接着办下去。 老人每月上昆明一两趟,每次带回一大摞报纸,"看到重要的信息,我就整理一下,抄到黑板上去;有时候信息太重要,我就干脆剪下来贴到墙上。"从前更多信息来自广播,1990年代末期,爱买龙村接通了电视信号,老人购买的电视机成为黑板报信息来源的主渠道;中央台、云南台的新闻每天早晚必听必看,听完看完了用小本子把主要信息记下,再整理到黑板报上――老人成为了一名称职的"乡村通讯员",有意思的、符合村民实际的内容绝不放过。无论自己写的还是选择的报纸文章,他尽可能做到直白通俗,一般具有小学文化的村民都能读懂。 办报所需的报纸、粉笔、毛笔、颜料全是老人自费筹备,村里没给过一分钱;黑板报内容每2-3天更新一次,17年来,从不间断;老人还经常描摹一些报花,让黑板报图文并茂、煞是好看。只有大雨会让他的工作暂时停下――粉笔字迹容易被雨水冲刷,用广告颜料写上去也保留不了太长时间。 "习惯了,觉得村里应该有人做这样的事情。"老人深深爱着爱买龙村。他的生活极其规律,闲时把放牛视为最大享受,而编办黑板报被他当作责无旁贷的事业。"如果能对村民有一点点用,如果能让他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我就知足了。"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
>>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