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说《唱响襄樊》
陈新剑
《唱响襄樊》以其鲜明的个性在襄樊唱开了。因此也引得众说纷纭,褒扬者有之,贬损者有之;趋之若鹜者有之,不屑一顾者亦有之。一个媒体举办的活动,能吸引那么多的人参与,能如此受人关注,这,无论如何都值得一论。
自娱与他娱
在人类艺术史上,音乐,是产生最早的的艺术形式之一。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比任何艺术形式都容易参与。张口就来,发言为声。因为劳作和生活中有喜怒哀乐,所以就有了与之相应的声音、旋律、节奏来表达。这于是就产生了音乐。可见音乐之产生是基于自娱的。音乐后来的发展走向了宫廷,成为有闲阶层的欣赏对象后,特别是进入商业社会后,音乐的他娱性功能就占了上风,成为主流。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空前繁荣,物质极大丰富;另一方面,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性,也让人类告别了田园牧歌式的悠然生存状态。各种压力随之而来,人们需要用各种形式宣泄和排遣心中的情绪,人们需要自娱,在对诸种艺术形式的选择中,音乐依然是最为容易的了。于是,音乐的自娱性功能也就因此而又日益凸现。
其实音乐的自娱功能的回归,从卡拉OK出现就是一个标志。加之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推波助澜,VCD、超级VCD,全声道和伴奏声道的区分,这就让音乐的自娱性功能得以升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音乐表达,再也不是对着空空的山谷和无边的旷野而放声歌嚎了,而是选择拿起话筒,对着屏幕,纵情地歌唱。
当今社会走进了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社会和时代的宽容,让每个个体得以尽情地标榜自我,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就不满足只是自恋式的对着自己家里的电视屏幕歌唱,而是会选择,如果可能就到公共场合去自我展示和张扬。这种现象是全球性的。
《唱响襄樊》今天提供了这种可能,人们不约而同地作出这种选择,这是多元化社会中个体意识苏醒的一种现象;这是音乐自娱和他娱功能交替嬗变中,自娱功能占了上风的结果,这是一个哲学上的必然。
自信和自知
上至80多岁的老者,下到不满4岁的儿童,5000多报名参与的人,敢于走向海选现场,面对摄像机和评委,这,是需要自信的。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信心。这是人的极其重要的品质,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起码的自信,那绝对是最为可悲的事情。不少人在看了《唱响襄樊》中选手们的演唱后,说:“唱的啥子啥,我都比他们唱得好些……。”这话或许是不错的,但是再想一想,在演唱水平的背后,其实有个你有没有人家自信的问题。世间大多数成功的事情,往往都不是在一切条件具备后、把握十足时,才决定去干的,而干成功的。廖昌永,一个四川乡下的赤脚少年,当年有谁能料到他后来竟成了活跃在当今世界歌坛的美声唱法的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当年有谁相信王宏伟,这个家里连电视机都买不起的青年,今天能成为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因此,这次参与《唱响襄樊》的人们的自信,委实是十分令人钦佩的!新生事物往往是稚嫩的,他今天有了这个自信,也许就产生了一份信念,进而成为他毕生的追求,其实只要你愿意了解,你会发现世界上每一个成功者,几乎都有令人好笑的开始。不敢说若干年之后,中国出了一位歌星,没准就是起步于《唱响襄樊》!从这个层面上说,《唱响襄樊》是一切自信者展示自我的舞台。
自信虽然是对自己行为的信心,但这种信心一定是要恰当、适度的。就是不能过分和过度,盲目自信,就是不自知。自信要有依据,自信来源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据说,有些参与《唱响襄樊》的朋友,在落选以后十分不服气。有说评委没能发现自己的;有说自己仅仅是临时没发挥好的;明明是因为唱跑了调,被淘汰,却认为自己仅仅是服装和发型有问题……。再比如,有的选手报的是“组合”,在表演时评委们才发现,这些选手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组合。他们以为几个人一起唱就叫组合,殊不知所谓组合是一种声部的互补,表演的协调等。连基本音乐常识也不够清楚,这就是盲目自信,这些都叫不自知。如实地说,不少选手是声音基础太差,其实360行,行行出状元,出于自娱的乐天愿望,展示一下自己是无可非议的,但梦想成为歌唱家就需要禀赋了。王宏伟在中央电视台获得第一名的时候,虽然他家里还买不起电视机,但是他父母给了他一副好嗓子却是谁也无法代替的。他仅仅需要的是机会,需要的是学习的机会、展示的机会。如果没有前者,仅仅靠机会,再自信和勇敢是不可能成功的。和他同台比赛的不是大有人在吗,他们不都平等地获得了机会吗,为什么别人没有像他那样成功呢?这就说明成功不但需要自信、勇敢,更需要真本事,而有没有真本事,这就需要有自知之明了。
只要我们以娱乐的心态看《唱响襄樊》,那么,歌者任意歌,说者任意说,这其实就是我们时代、我们襄樊的多声部的交响。
陈新剑网作品均受版权保护,如有选用,请按规定付稿酬,寄样书(报、刊)。如有侵权,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