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襄樊商务网论坛  (http://bbs.xfeb.com/index.asp)
--  原创作品  (http://bbs.xfeb.com/list.asp?boardid=52)
----  金克木散文的奇智幽默  (http://bbs.xfeb.com/dispbbs.asp?boardid=52&id=25524)

--  作者:王大春
--  发布时间:2007/9/11 18:30:33

--  金克木散文的奇智幽默
金克木散文的奇智幽默
 
 来源:文艺报 李世琦 发布时间:[2007-09-11]  
 
   在当代文坛,金克木的散文是独树一帜的,《倒读历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便是佐证。金先生是研究印度文化的学者,他的深厚造诣一般人难以窥其堂奥,他对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研究同样功力非凡。他发而为文,打通中西,贯通古今,举重若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到三皇五帝、佛祖耶稣,新到符号学、耗散结构;大到人类的历史和前途,小到中餐的筷子、西餐的刀叉;雅的如中西文化对比研究,俗的如男女情爱痴迷,均能别开生面,出奇制胜。
  如果说题材的广博已让人望洋兴叹,更让人钦佩的是他的表述方式。他的文章打破了中国传统散文起承转合的程式,采取单刀直入、直抒胸臆的方式,文字充满张力,生气淋漓,在老一辈学者、作家的文字中甚为罕见。他在88岁时写的一首诗中写道:“文章学业两无成,老朽深知畏后生。天上传呼归去也,缘何秃笔尚纵横。”除了他自谦说自己一无所成外,他真正是“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他的文章摈弃正统的散文技巧,而吸收了中国古代笔记、诗话、小说点评的批评艺术,一针见血,言简意赅,凝练隽永。而在谋篇布局上汲取了欧洲、日本的随笔的精髓,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我们看他晚年的文章,长篇大论的高头讲章很少,而一二千字的短文很多。他的文章虽然短,却有很大的容量,不管是讲历史,还是说当今,都能给读者启示,激发读者思考。如《读书人谈禅不信佛》虽然只有500余字,却厘清了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谈禅与信佛的大问题。而同样篇幅的《佛教文化之中国化》分析了当代世界“民族性宗教的世界化”和“国际性宗教民族化”的重大问题,举例很通俗,外行一看就懂,表现出大学者深入浅出的高超能力。金克木的文章不论长短,都有相当的学术含量,让读者读后必有所得,是名副其实的学者散文。但有学者的渊博,而无一般学者的平板。
  金克木散文的另一大特点,也是优点,是它的诙谐幽默,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读来妙趣横生,让人会心一笑。金先生是著作等身的学者,有曲折的经历、丰富的阅历,对世事、人生有深刻观察和体悟。但在文章中,他总是很谦逊,把自己放得很低,自称“老朽”、“老糊涂”,给读者提建议,尽忠言。他经常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说一些欲言又止的话。借用苏轼评论王安石的话,“此老乃野狐精也”,我们一定要当心!比如在《学史三疑》中他高度评价了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蒙森的《罗马史》后说:“是不是我们的史学家也可以写这样的著作而不限于编撰课本讲义、参考书、传记和专题?我们有雄厚的人力学力,但好像是用力的方向少而狭,习惯于浩浩荡荡四面包围,讲声势,比气魄,专攻的又喜欢做小题目,显难度,不知为什么。”金先生的文章发表10年了,仍然像是说今天的现状。
  金克木的散文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首先是他有深厚的学养。他是印度文化的权威学者,青年时代是有一定名气的新诗诗人,还是有成就的翻译家。学者的严谨,诗人的敏锐和激情,翻译家的宏阔的视野,都无形中滋养了他的写作艺术之花。其次是他的取法。按照中国现代文学界的研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六朝文章”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笔者看来,金克木中年之前近于周作人,晚年则大有融合鲁迅、周作人之势,惜乎年龄老大,未得大成,但说他为当代散文别开生面是当之无愧的。

--  作者:晨曦云影
--  发布时间:2007/10/5 15:47:12

--  
第一次听说金克木先生,增长了不少散文成文的见识。
--  作者:凌晨
--  发布时间:2008/4/20 13:53:41

--  

金克木,也是第一次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