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襄樊商务网论坛 (http://bbs.xfeb.com/index.asp) -- DV襄樊 (http://bbs.xfeb.com/list.asp?boardid=50) ---- 年轮 2009襄江记忆【江湖之变】 出品:拾穗者 (http://bbs.xfeb.com/dispbbs.asp?boardid=50&id=47661)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0 0:59:52 -- 年轮 2009襄江记忆【江湖之变】 出品:拾穗者 时长:15分39秒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20:56 -- 《襄樊日报》数字报 > 2009年12月31日 > B1版-社会新闻 > 正文 一群“拾穗者”的理想与坚持 2009年12月31日 萧雨林 本报 记者 萧雨林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21:20 -- 12月26日晚,襄樊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举办了第五个“拾穗者之夜”。从创立的那一年开始,他们便在每年的最后一个双休日举行“拾穗者之夜”,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21:46 --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拾穗者之夜”仍然是开放式交流。社会各界的40多名文保爱好者观看了今年拾穗者的幻灯片,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当晚11点,当盛宴散去,拾穗者的成员们又聚集在一起,讨论下一个5年计划。 有人说,作为一个致力于本土文化收集、整理、研究和传播工作的“草根团队”,拾穗者俨然成为襄樊民间文化的一个“符号”与“标本”。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22:05 -- 执著与坚守 2006年11月,由拾穗者共同完成的南漳古山寨专题刊登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从而让南漳古山寨引起了全国关注。 2007年1月,DV记录片《漳源纸事》又在日本东京录影节上获优秀奖。 2008年,拾穗者荣获“薪火相传——中国年度文保人物”……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22:19 -- 与以往的“高调”相比,今年的拾穗者似乎有些沉寂。 事实上,他们仍在默默坚守。“拾穗者之夜”共播放了9组幻灯。其中邓粮和“襄江水”(网名)的《平湖襄江》、《太平街记事》仍是对本土人文风情的再记录。网名为楚留香和阳光的两位成员,则用DV记录下崔家营水电枢纽工程蓄水前后的汉江风光,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范本——老河口市陈义文巷诞生的过程。李俊勇则参与了今年乾隆《襄阳府志》的校勘工作,同时发表关于襄樊历史文化方面的著述十余篇。此外,还有李秀桦记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生活的《迁徙》系列,颜京利在武当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得大奖的《武当仙山》系列,以及马军骑行川西20天所拍摄的《川西追梦》…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32:50 -- 观众认为,这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不过也有人提出,拾穗者今年对本土文化的关注略显薄弱。在幻灯片中,外地的东西如武当、川西、西藏等占的比重较大。人们普遍认为,拾穗者存在的主要价值,就应该是对本土文化的记录、挖掘、整理和研究。 关注外地,是否意味着对本土的背离?拾穗者成员认为,对本土文化的记录和整理仍是他们的主要追求。而“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拾穗者群体的一种素质,扩大拾穗者的影响力。 “只有走出去,眼界才更宽,思想才会更深刻。”团队成员马军说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33:26 -- 拾捡与播种 2005年,李秀桦、张玉涛和邵爱民3个当时彼此并不熟悉的年轻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决定以“捡拾”和传播散落在民间的历史文化为己任,成立了“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之后,从对南漳古山寨、古民居和古法造纸的探访,到沿汉水一线对母亲河的记录;从对樊城陈老巷等历史街区的拍摄,到公民参与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展;从对老河口木版年画传人陈义文的关注到“陈义文巷”的宣传推介;从最初的个人追求到团队社会责任的共同担当……拾穗者在“记录城市变迁、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感染和影响着越来越多热爱襄樊的人们,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3人增至15人。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34:04 -- “找到了做事情的地方,还要继续做下去。”今年71岁的退休教师徐信,在没有拾穗者前就开始对城市变迁进行有意识的记录。他的加入无疑丰富了拾穗者的成果,把团队记录城市变迁的历史提前了30年。 捡拾的过程也在播种。原南漳县委书记程宝清在《致拾穗者的一封信》中曾说:正是得益于你们这样的有识之士的极力推介,南漳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特别是南漳的古山寨、古民居和古建筑以及史载中的和氏璧才得以面向世界,这一系列的义举是为我们南漳人民办的大好事,对于提升南漳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南漳县东巩文化站站长叶经房称,南漳古山寨能引起全国关注,拾穗者功不可没。 |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9/12/31 14:34:46 -- 网名为“二月二”的作家在本地论坛中留言:“拾穗者这些年来,以拯救、守望民间文化为己任,放弃了每一个休息节假日,穿街走巷、翻山越岭,跨河过江,不仅将他们辛劳的足迹留在了我们可爱的家乡——襄樊的山山水水之中,而且跨越相邻的多个地方去印证历史,他们是令人敬佩的一个团体!” 文化老人邹演存也曾给拾穗者留言:“默默无闻的民间拾穗者群体的青年朋友们,以热爱襄樊维护文化遗存艰苦深入地探觅朴实无华的作风,做出世人少有的贡献,你们写历史而历史也要为你们记一笔!” 5年来,拾穗者在各级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图片包括DV作品千余篇(件),并荣获 2008年“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等一系列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