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襄樊商务网论坛  (http://bbs.xfeb.com/index.asp)
--  DV襄樊  (http://bbs.xfeb.com/list.asp?boardid=50)
----  襄樊“拾穗者”,获国家大奖。  (http://bbs.xfeb.com/dispbbs.asp?boardid=50&id=41222)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34:21

--  襄樊“拾穗者”,获国家大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36:50

--  

【襄樊日报版内文字】

执著“拾穗” 积土成山

襄樊“拾穗者”获国家级大奖

                                                    2008年06月13日 萧雨林 本报讯[字号 大 中 小 ]
  

本报讯(记者萧雨林)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收藏家协会协办的首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日前揭晓。我市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获“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他们是湖北惟一的获奖者。6月12日上午,李秀桦代表“拾穗者”在北京参加了颁奖典礼。

  据了解,这项活动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经过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博单位、媒体、专家推荐和个人自荐,资格审查,评委投票、央视国际网上投票、《中国文物报》书面投票、媒体单位集体投票等形式,于今年4月19日从112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中初评选出30位入围人物,襄樊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是入围的三个团队之一。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37:36

--  

 近年来,文化遗产作为宝贵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日益受到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举办此项评选活动,旨在通过评选表彰文化遗产保护杰出人物,弘扬他们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社会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的事业中来。此次评选组给“拾穗者”的颁奖词为:“各类媒体关注,是因为他们做了太多的遗产保护宣传与推动工作;虽然是民间文化工作群体,但能有效组织、长期实施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更是难能可贵。”

  以“回到田野,守望故乡”为工作理念的“拾穗者”,对很多襄樊人来说并不陌生。2004年以来,“拾穗者”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对本土人文历史、文物古迹进行调查,并在各级媒体发表文章、图片500余篇(幅)。2006年11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他们撰写、拍摄的《南漳古山寨》专题,引起各界对这一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南漳古山寨的保护和研究。2007年8月至今,他们积极加入在全国同时进行的“公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襄樊城区现存的会馆、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调查、拍摄,并筹措资金对陈老巷42号阮祥泰进行保护性修缮。6月7日,他们在襄樊首次举办了《留住记忆——老樊城影像展》,引起了从政府部门到民间文保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的极大关注。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38:19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39:55

--  

【襄樊晚报版内文字】

《襄樊晚报》数字报 > 2008年06月13日 > A15版-视野 > 正文

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

回到田野 守望故乡

城市在长高长大,许多老街巷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消失,一些传统文化也渐行渐远。出于关注文化遗存的共同爱好,2004年,3个素昧平生的人成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说:我们是行走在田野上的行者,是民间文化的志愿者,更是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艾子 项琼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0个人。

  素昧平生,分别来自不同行业,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目的走到一起:留住城市的记忆。

  他们将南漳古山寨搬上《中国国家地理》,许多襄樊老订户看到后惊喜地说:“订了这么多年杂志,终于看到襄樊的专题报道。”

  他们拍摄的DV《漳源纸事》,获第29届东京JVC录影节优秀作品奖。日本友人看到南漳薛坪镇陈家老屋的造纸法后惊呼:这真是一块“活化石”。

  这个民间文化团队有一个朴实却又有些诗意的名字——“拾穗者”。他们的工作理念是:回到田野,守望故乡。

  4年来,“拾穗者”搜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历史文化资料达30余万字,在各种媒体发表文图作品300余篇幅。今年6月份,经过他们的修缮,受损严重的陈老巷42号“修旧如旧”。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40:36

--  

3位最早的“拾穗者”

  点开“拾穗者”博客,一眼就可以看到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代表作品《拾穗者》。

  晴朗的天空下,麦收后的田野里,3名妇女正弯腰细心拾着遗落的麦穗。

  为这个民间团体取名字的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老师邵爱民。她说:“你可以从《拾穗者》画面上看出人类对大地的虔诚,我们就是要怀着感恩的心注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注视这个生育、养育着我们的城市。”

  在博客上,记者还看到这样一段介绍:2004年,汉江边上有一群人,出于关注老街、关注民间文化遗产的共同爱好聚集在一起,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诞生了。

  李秀桦,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车队司机。因为工作关系,他见过很多名胜古迹,对文化遗产的热爱由此产生。

  直到现在,这个网名叫行者的高个儿还用一种奇怪的姿势行走着。这是他在陕南旬阳县蜀河古镇黄州会馆拍摄时摔伤后留下的后遗症。去年农历正月十五,当人们还忙着过节时,李秀桦背着行囊走进了蜀河镇。当地建于清末的黄州会馆损毁得特别严重。在会馆的楼上,李秀桦不慎踩掉一段腐朽的木板,从4米多的高处摔到地上,造成腰椎骨折,椎骨深入椎管0.7厘米。被同伴抬回襄樊之后,他在床上整整躺了两个月。“爱好一旦上升为事业,付出势必增加!”李秀桦说。

  2004年,李秀桦开始在网上发帖子,召唤志同道合的网友加入记录和保护文化的行列。张玉涛首先回帖响应,之后,他们认识了经常带学生外出写生的邵爱民。

  张玉涛(网名逆风飞扬),东风康明斯公司工程师。毕业于华师工艺美术专业的他,最先接触摄影是为画画寻找素材。在网上获悉李秀桦要记录老街文化后,他毅然决定将精力从油棒、画布转移到摄影上来。

  邵爱民(网名POPO),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的她,专业是环境艺术设计。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41:15

--  

将南漳古山寨搬上《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11月,经过“拾穗者”长达两年的努力,《中国国家地理》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南漳古山寨。这本杂志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是国内最权威的地理杂志。他们一般找专家约稿,基本上不接受自由来稿。“拾穗者”让他们破了一次例。

  李秀桦说,2004年,他在本地媒体上发现了有关南漳古山寨的报道,“当时感觉很了不起,就想实地去看一看”。2005年4月,市内某户外运动俱乐部举办南漳古山寨自助游活动,李秀桦报了名。“到了以后,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那次,李秀桦登上春秋寨,这座修建于悬崖之上的山寨,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李秀桦看得兴奋不已。

  回到市区,李秀桦经多方查找资料得知,南漳现存有名称的古山寨达200多座,有可能是亚洲现存的最大山寨群。激动之余,他给《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编辑发了一封关于山寨选题的电子邮件,“杂志编辑很感兴趣”。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李秀桦和他的同伴先后5次到南漳古山寨实地寻访,进行图片拍摄和资料的采集整理,其间多次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系,改进报道方案。

  2006年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派《湖南画报》资深摄影记者陆穗斌,配合“拾穗者”对南漳古山寨进行补充拍摄。2006年11月,杂志正式刊发南漳古山寨的全景图文报道。

  7000多字、配有10余幅图片的专题发表后,立即引起轰动效应。南漳县委书记程宝清给“拾穗者”写信:“正是得益于你们这些有识之士的极力推介,南漳古山寨才被世人所知……”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42:10

--  

DV,把封存在深山的古造纸术带到日本

  “拾穗者”一直用图片、文字记录采集资料。自从到南漳薛坪镇陈家老屋采风之后,他们被当地古法造纸术所吸引。怎样把这个活生生的原始工艺变成珍贵的资料?当然非DV莫属。于是,李秀桦策划了一个脚本,和同伴们再次探访陈家老屋。

  这一回,他们把陈氏家族古法造纸的工艺全部录入镜头,拍成了3个小时的DV素材。经过剪辑,这段视频在襄樊几大网站播出后,引起襄樊DV爱好者们极大的兴趣,一些专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6年7月,李秀桦偶然从《大众DV》杂志上看到第29届东京JVC录影节征稿启事,他把这部DV处女作寄出参赛。

  “过了一段时间,我正在乡下采风,突然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让我准备办护照到日本领奖,感觉好像天方夜谭。”尽管过去了一年多,回忆这段往事,李秀桦还是很高兴。

  负重前行,痛并快乐着

  4年来,“拾穗者”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时间、精力和资金都难以保证。

  “经济投入很大,没有数码相机之前,每月要用二三十个胶卷。”张玉涛说,这几年,在摄影器材上他就花了两万多元。

  买设备很大方,但他们对自己却很小气。为了省钱,他们外出时,往往每晚在5元或10元的小店投宿,“很多时候,一个馒头、一个面包就解决了肚子问题。”

  邵爱民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多少次走街串巷,她只能带着儿子。久而久之,在她的熏陶下,儿子也熟悉了妈妈的第二职业,成了年龄最小的“拾穗者”。

  摄影师张玉涛在现场的工作量往往比别人大。在南漳古山寨,为了拍到全景,他不辞劳苦爬到另一个山顶上去。有一次,他们到古山寨采风,到达当天张玉涛的头就被野蜂蜇了,腿也肿得厉害,为了不耽误进程,他忍痛与同伴坚持工作。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42:40

--  

一年40多个法定假日,就是“拾穗者”的工作日。一个个历史文化碎片,在他们手中变成了珍珠,串成了项链,散发出光芒。

  几年来,他们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从毛竹到火纸》《探访和氏璧》及《神农架和汉民族创世史诗》等与襄樊历史文化有关的文章。在完成了“汉江六记”“襄樊特色小镇系列”“沧桑古城系列”“荆山民居”“探访襄水”等题材的实地寻访和资料收集工作后,他们将视线逐渐投向整个汉水流域,从安康城内的顾氏民居到恒口古镇的明清一条街,还有紫阳瓦房店的北五省会馆等,都留下了“拾穗者”的足迹。

  “现在最大的困惑是突破自己,使工作群继续前进。”李秀桦说,这也是他们一直没有到政府部门去做民间社团注册的原因所在,“注册的所有材料我们都准备好了,但真的不知道我们到底还能坚持多久。”(本版图片均由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提供)


--  作者:楚留香
--  发布时间:2008/6/15 0:43:35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时间:08年6月7日地点:陈老巷表情:白发苍苍的老人、风华正茂的青年、天真烂漫的儿童,不同年代的人通过影展感受着老街的发展历程。 谢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