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襄樊商务网论坛  (http://bbs.xfeb.com/index.asp)
--  商务资讯  (http://bbs.xfeb.com/list.asp?boardid=28)
----  难题怎样“解”——三谈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http://bbs.xfeb.com/dispbbs.asp?boardid=28&id=2680)

--  作者:汉江明珠
--  发布时间:2006/6/12 9:54:49

--  难题怎样“解”——三谈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什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襄樊和宜昌的干部都说:是土地难审批、资金难筹集、体制性障碍难突破。
    
        襄樊市委书记田承忠在全市县域经济观摩会说:“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要注意解决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各县(市)区要明确发展县域经济的指导方针,探索排除发展中障碍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关部门也要研究和探索解决针对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的干部要少说‘办不到’,多研究‘怎样才行’。”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土地难审批、资金难筹集、体制性障碍难突破是共性问题。但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效果也不一样。
    
       破解土地难题要靠市场手段。一方面耕地要保护;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要招商引资,项目要占地。在这对矛盾面前,宜都市在申报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了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去年初,他们由交通、土地、财政三个部门联合组建了公司化的造地和经营公司——国通公司,交通局长任董事长,土地局长任总经理,财政局长任监事。他们针对工业用地问题,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城镇规划区内的破产企业用地、闲置荒芜土地、逾期未开发土地、低效利用土地,通过依法收回、依法收购、委托收回、委托收购等方式,全部纳入政府的土地储备库,然后在确定新的规划条件后,采取出让、划拨或租赁等多种方式,适量投放市场。宜都人说,这样使政府真正掌握土地供应的主动权,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去年一年,他们用市场手段收购闲置土地、开发整理涝洼地、闲置地和山区沟坡地近万亩,满足了前来投资商对土地的需求,确保了工业项目用地。
    
       破解资金难题既要靠招商引资,也要靠政府融资。在采访中,我们经常听一些县(市)区的领导说,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改善投资环境,改善环境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大。工业园区仅完善配套“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一项,就需要上亿元的资金垫底。还有,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已成为普遍现象。
    
       招商引资各地都在做,都会做,都有成效。宜昌市政府融资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借金融这一撑竿起跳有三个办法:
       一是请国家、省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到县(市)区挂职锻炼。宜都市每年从开发银行请一名工作人员到市里任副市长,专门分管工业和金融工作,近几年从开发银行获得了3.5亿元贷款,大大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年年翻番。
    
       二是成立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夷陵区平湖担保公司是由夷陵区财政局、土地局共同出资3000万元成立的一家担保公司,近3年共为24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宜昌市经贸委副主任岳中镜介绍说,宜昌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有几十家,不仅给本地企业提供贷款服务,也为引进的企业提供了贷款服务。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各类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到宜昌设点,开办业务。开发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在宜昌落户多年,为宜昌融资十几亿元。
    
       破解体制性障碍的难题要靠改革。我们在本地和外地采访都听到这样的声音: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体制约束越来越成为阻碍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他们感到缺乏发展县域经济的调控手段。
    
       有些干部对这一难题似乎束手无策的原因是,他们不大注意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的知识,不大习惯于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也不大愿意运用市场机制的手段,喜欢通过行政命令等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的办法来管理经济工作,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形成资源浪费、低效益运行、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主义等一大堆问题。宜都市解决这一难题,是将重点放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构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上。如宜都市将各个职能部门的“二把手”集合在一起,成立了一个专门为外商办事的代理机构。外商到宜都投资办厂,不直接与有关部门打交道,只管考虑如何加快项目建设。
    
       当然,我们还要在用活、用足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上下工夫,如扩权县市的政策等。